曹博士国际IMHTC催眠师培训与催眠治疗中心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对全频音箱的一点看法

向下

对全频音箱的一点看法 Empty 对全频音箱的一点看法

帖子  Admin 周六 十二月 25, 2010 10:13 pm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从听到全频的中频开始起喜欢上全频的,笔者也是这样。在多路分频系统不容易实现的中频段的低失真(相位方面),全频很容易实现了。这是全频的神奇之处。

其实我是说一下我对扬声器的想法。大家不要把喇叭想得太复杂,喇叭也只不过是振荡发声而已。但要真实模仿真实乐器的发声,是困难之所在和不同喇叭的音色和听感的区别所在。试想一个纸盘的扬声器和一跟吉他弦,它们的质材是有多大的区别!就笔直的实际听音经验而言,用纸盘是不能完全模仿金属质材的吉他弦发出的声音,纸盘表现出的轮廓就模糊多了,而用球顶高音(振膜够轻够薄)发出的吉他声就凌厉得多,轮廓和瞬态良好,也最接近吉他实际发出的声音。其实要听出这些区别不是太难,但一旦你用心听和反复对比后,你就会对各种单元的特征也些了解,并且,这些亲身体会可能对你的观念有很大影响,左右着你的听音爱好和取向,并使你有独立的观念,不会人云亦云。

理想的全频是用非常轻、非常薄的振膜构成发声部分的,但实际上这种理想的振膜是非常难求的。纸振膜不是最理想的振膜,选择纸盘单元是折中的选择。想把振膜做成又大又轻,还要保持一定的刚性,这就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丝膜之类太软,不容易做大,所以它才用于高音单元。纸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具体就不多说。所以纸出现在全频单元中,一点也不希奇,这一方面说明纸还是有它的优势,另一方面说现代的材料学还不能满足音响发展的要求,不是试验新材料有缺陷,就是它价格昂贵,比不上纸的普及。事实上,很少全频单元能完全放弃使用纸这种材料。

很多人关心全频的高音问题。我写一下我的体会。具体来说全频的频响是有限,就飞乐而言,它明显发不出极高频(16K以上,我简单测试过),甚至严格来说它在那一频段开始失真也不知道(没有仪器测)。而良好的球顶高音就能发出纤细的极高频,也就是说全频发不出纤细的、丝丝入耳的极高频。但不同频段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如极低频的深沉,中高音的明亮和极高频的细幼。所以一般全频丧失了极高频,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无所谓的,这就是听感的取向问题。

事实上全频在中高频段上的量感很充足的,一点也不单薄,这可能得益于全频的大振膜和全频段都在同一个振膜上发声吧。而一般分频点是3K两分频的音箱,高频延伸好很多,但在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的量感就较全频少很多。因为一般两分频的音箱的高音单元都是1英寸左右的球顶高音,发出的高音量感少就不足为奇,所以一些音箱厂喜欢用振膜较大的高音单元就是为了整体音色的衔接和中高音的华丽。而实际上两分频的分频点是很难选取的,这首先要看单元各自的特点和素质,还要考虑到音色:分频点低,低音参与更大的工作频段,声音厚,但解析变低,所谓声音变粗;分频点高,高音工作范围更大,利用高音振膜轻薄的特点,声音变细腻,但整体声音会变单薄,量感不足。 有些人认为全频的高音很好,准确地说应该是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很好。事实上如果忽略极高频(15K以上),全频的高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差,起码在量感和听感(自然衔接过度)上胜出。

另一个问题是全频的低频。把振膜做的厚一点,低频的下限会好一点,但带来解析力和高音会变差,反应变慢,乐器很模糊、惨不忍倒;而做得太薄也会带来各种问题,如振膜的刚性下降,低频很变得很差。所以要做出一个好的全频是不容易。比起hifi耳机,扬声器的振膜质量真是差很多。所以有时对全频要求太高也是不现实的。现代人作扬声器系统的做法是什么?他们不是去研究理想的振膜(全频),而是把振膜又重又大、解析力超低、频响又非常有限的的低音单元和振膜又小、声音又薄的高音单元拼在一起,组成hifi系统。而事实上由于高低音单元所采用的振膜通常不同,振膜的面积也不同,它们的音色的衔接是很有问题的。采用相同振膜材料可避免两者之间音色的差异,如高低音都用纸盘。但出于对频响的虚荣感,一般高音单元都用了振膜更轻、高频更佳但未必能与低频单元完美衔接的软膜或硬膜高音。

全频在中频段的听感。全频喇叭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中频很饱满开扬、一气呵成、音场外凸、开朗大方。而分频组合即使中高音完美衔接,听起来在中频段有些失真,而且音场相对于全频内敛一点。如果听分频做不好的(如用简单的一阶分频)两分频音箱,那中频更能听出更多毛病。用分频系统把蔡琴的声音变年轻,是极有可能的。道理也简单:高音单元不能发出中高音应有的量感和厚度,而低音单元在分频器的规范又没那种权力发中高声。


总结:以上都是我的经验之谈,不正确之处,敬请指教。我可能看上去像理想主义者,但如果知道全频的缺点,了解它的美妙音乐性,用全频听一些音乐是无问题的。至少它不会发出让人烦躁的声音。如果要把全频玩下去,可以研究全频的解析力,那是另一番境界。听一下敲击乐器的轮廓,像用方波测功放的瞬态一样研究全频的响应速度。其实光听频响是很难分别单元的好坏的,解析力是另一种分水岭。
Admin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0
注册日期 : 10-01-09

http://imhtc.86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